歷史訂單
USA Gallery
/
台灣店
會員:
購物車:
關於臧巴拉
臧巴拉產品
購物FAQ
行事曆
連絡我們
E-mail 分享
●
Email
留言訊息
●
驗證號碼
經歷了多生累劫的輪迴,可以從自己身上看到它道眾生的特質,也可體會到它道眾生殘存在身上的習氣,因此能產生同理心,而能用沒有分別的智慧之眼去看待一切!--釋迦牟尼佛
產品目錄
念珠袋
錢包及手袋
念珠
硃砂
金屬
半寶石
水晶
車渠
雪雲石
種子
珊瑚
木頭
骨
手念珠
硃砂
種子
珊瑚
金屬
半寶石
木頭
念珠配件
隔珠 & 流蘇
念珠頭
計數器
CD & DVD
高端音頻CD
書
英語
中文
修行
訂閱電子報
退閱
/
訂閱
訂閱
/
退閱
Sun
2025
S
M
T
W
T
F
S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知識寶庫
適合與不適合剪頭髮的農...
雪晶 的 由來 與 使用療...
知識內容
More
關於網站
送貨與退貨
常見問題
網站地圖
公司簡介
關於臧巴拉佛教
我們的合作商
社會責任
法律效應
隱私權聲明
使用條款
商品目錄
臧巴拉目錄 2013
臧巴拉目錄 2018
珠砂念珠8mm
念珠
>>
硃砂
珠砂念珠8mm
產品編號:2489_C
零售價格
NT
5980
元
購物數量
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!!
02-21001919
產品內容介紹
材質 : 硃砂 . 108念珠
尺寸 :
8 mm
敘述 :
硃砂(又稱辰砂或丹砂)是一種天然礦物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珍貴寶物,其鮮豔的紅色象徵吉祥、辟邪與靈性力量。在佛教中,硃砂常被用作法器材料,尤其是製成「硃砂供」或「硃砂佛珠」,其中108顆的規格是最為常見的念珠形式。這種硃砂108念珠不僅是修行者日常持咒的工具,還在各種佛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,融合了漢傳與藏傳佛教的元素。下面,我將詳細敘述其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、由來,以及相關的故事與傳說。
一、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
硃砂108念珠在佛教儀式中,主要作為「法器」使用,幫助修行者集中意念、持咒念佛,並具備辟邪護身的靈性功能。其紅色不僅象徵佛法的吉祥與智慧,還被認為能平衡身心、化解負能量。具體角色包括:
1. **持咒與念經工具**:在日常修持或大型法會(如超度、祈福儀式)中,修行者手持硃砂念珠,一邊撥動珠子一邊默念佛號(如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或六字真言「嗡嘛呢叭咪吽」)。108顆珠子對應一次完整的「一圈念誦」,象徵掃除108種人間煩惱(包括貪、嗔、痴等),幫助參與者進入禪定狀態,沉心靜氣、心神安寧。藏傳佛教中,這種念珠常在密宗灌頂或火供儀式中使用,增強咒語的效力。
2. **辟邪與護佑功能**:硃砂被譽為「辟邪之王」,其陽剛之氣據說能化解太歲煞氣、阻擋負能量。在佛教的開光儀式或護國祈安法會中,硃砂念珠常被用作護符,佩戴於身或置於壇場,象徵108尊菩薩的護佑,讓所遇皆吉祥。佛教視硃砂為「七寶」之一(金、銀、琉璃、硃砂、瑪瑙、珊瑚、琥珀),用於點佛像眉心(開光)或裝飾經卷,強化儀式的靈驗度。
3. **象徵與教育意義**:在弘法講座或居士培訓中,師長會以硃砂念珠解說佛教教義。108顆珠子代表「百八煩惱」,撥珠過程寓意逐步斷除執著,達到內心圓滿。這種念珠的紅潤色澤,也象徵佛法的「紅粉施善」,提醒參與者以慈悲心行持布施。
總體而言,硃砂108念珠不僅是實用工具,更是儀式中的「心靈錨點」,幫助信眾從混亂中歸於清淨,特別在藏傳佛教的唐卡供養或漢傳的齋僧法會中,扮演橋樑角色,連結凡夫與佛境。
二、由來
硃砂108念珠的由來,融合了念珠的通用起源與硃砂的特殊工藝演變,可追溯至古印度佛教,再經中國漢地與藏地融合。
1. **念珠的通用由來**:念珠(梵文:mālā,意為「花環」)最早源自古印度,用於計數供花或持咒。佛教傳入中國後,演變為108顆的標準規格,這源於佛教教義中「108種煩惱」的概念(六根×三塵×二惑×二障×三界=108)。在漢傳佛教中,念珠常以木、骨或寶石製成;藏傳佛教則發展出「供養」形式,即在菩提子(如星月菩提)上浸染硃砂,形成獨特的紅色包漿。
2. **硃砂特定由來**:硃砂作為材料,由來於中國古代煉丹術與道家文化,視為「長生不老藥」與「鎮邪聖物」。早在商周時期,硃砂就被用於墓葬與符籙,象徵帝王權力(如朱批詔書)。佛教傳入後,唐朝時期(約7-9世紀),漢地僧人將煉丹技術傳至西藏,經密宗喇嘛改良,形成「硃砂供」工藝:選用星月菩提子(菩提樹種子,象徵覺悟),以20餘味藏藥(如硃砂、雄黃)低温浸染數月,使珠子自然上色,呈現帝王般的朱紅輝澤。這種紅色不僅耐久,還被認為蘊含天地靈氣,能提升佩戴者的智慧與定力。
另一種民間傳說:藏地喇嘛常將念珠佩戴於紅色袈裟外,受雨水、潮濕與日曬影響,珠子漸染朱紅,形成自然包漿。此說雖浪漫,但主流觀點仍為唐代煉丹傳承。硃砂在佛教中正式入列「七寶」,約在唐宋時期,用於佛像彩繪與經文點飾,逐漸融入念珠製作,至明清成為常見法器。
三、相關故事與傳說
硃砂108念珠的相關故事,主要分為念珠的起源傳說與硃砂的靈驗軼事,體現佛教的慈悲與因果教義。
1. **念珠起源故事:《精進王與念珠的由來》**(源自《佛說木槵經》與《金剛頂瑜伽念珠經》)
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說法時,附近有一弱小國家,國王名「精進王」,國內瘟疫橫行、鄰國入侵,百姓苦不堪言。國王頂禮佛陀求助,佛陀教他每日念佛號108遍,以積累功德消災。然國王憂慮:「臣民多不識字,如何計數?」佛陀慈悲指示:取樹枝在地上劃線,每劃一線念一次佛號。國王依教奉行,漸見成效,但劃線費時。後來改用動物骨頭串聯,每撥一骨念一號;再進化為貝殼或木珠。最終,佛陀示現「圓滿花環」之相,化現108顆珠子,教導:「以此念珠持咒,如數花瓣供佛,斷煩惱、證菩提。」國王以此法救國,百姓安樂,從此念珠流傳天下。這故事強調念珠的實用與慈悲本懷,108顆則象徵從煩惱中解脫的圓滿歷程。
2. **硃砂靈驗故事:唐僧玄奘與硃砂護法**(民間佛教傳說,融合《西遊記》元素)
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途中,遇妖魔阻礙。一日,穿越沙漠時,遇「紅砂魔王」作亂,弟子眾多染疫。玄奘憶起師承教誨,取硃砂點於眉心與經卷,默念「觀世音菩薩大悲咒」,頓時紅光大盛,魔王退散,疫病消弭。歸國後,玄奘將硃砂融入佛珠製作,傳授弟子:「硃砂如菩薩紅蓮,辟邪護道,持之如攜佛在側。」此後,硃砂念珠成為唐密法器,象徵「紅粉善緣」,在藏傳佛教中演變為「朱砂供」,用於護國儀式。另一藏地傳說:一位喇嘛在雪山閉關,遭惡靈侵擾,以硃砂浸染菩提子成珠,持咒後紅光沖天,靈異退去,從此珠子傳為「帝王供」,佩戴者智慧倍增、災厄遠離。
這些故事不僅解釋了硃砂108念珠的實用價值,還深化了其精神內涵:從計數工具,到辟邪聖物,再到覺悟象徵。它提醒修行者,無論儀式華麗與否,心誠則靈。今日,硃砂念珠仍廣受信眾喜愛,作為日常護身與修持之寶。若欲親製,宜請高僧開光,以增其福報。
© 2025 Zambala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No part of this site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our written Permission.
服務信箱:
ZambalaLLC@gmail.com
電話:02-2100-1919 傳真:02-2523-1515 地址: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04號
Unless stated otherwise in content's license. Design By
DeviseTop
資料處理中‧‧‧